阿城是旧派的文人。按他自己在《80年代》中说得,他因从小读得是旧书,所以知识构成与他人便有所区分。《棋王》一出世,艳惊四座。但其实,他的东西不过是沿袭了旧时文风。讲的也是老故事。
阿城所谓的世俗,好就好在其摒弃不去也从未想摒弃掉的人间烟火气。就像旧时的小说,不刻意,不过分雕琢,就是想讲好一个故事,反而便讲得好。
《闲话闲说》里我倒没感觉阿城的道气。《棋王》是有刻意的,有种想玄却没玄好的味道,反而减弱了故事的饱满。而《闲话》中的阿城,像个知识分子说书人,三言两语,尽道世俗的真味。让我觉得那股人间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其实是美好的。
身居香港,之前只顾着讨厌这座城市,觉得她物质且消费主义,看到阿城笔下的香港,方知,我还未能得见其世俗的美丽。然后回想到我在街市买菜的情景,两捆菜加送一棵葱,那世俗油腻腻的厚实感就全出来了。
正因为有着世俗精神,中国方能延续至今仍有活力。我深以为然。
其实阿城这些年,写得东西极少。记得他说,是文字找他,而非他找文字。所以,不强求。也许《棋王》便是他小说的极致。总之《树王》、《孩子王》,就没让我读出那种爽脆,似乎作者自己也费了点功夫来写。我不知道,这算不算阿城不用功,我倒觉得,这算是他对文字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吧。这年头,人人都急于表达,制造概念。所以阿城,于我而言,就显得殊为难得了。
2008年6月20日星期五
遇到Joe
来中大是被Joe所感召。知其是华人传播学界一泰斗级人物,此前只恨无缘与之相谈。虽然发狠修了他一门课,胆战心惊过了一个学期。所幸结果不错。想来这样的人物,对学生倒体恤的很。知道我们并非研究型的学生,便另做了要求,只要尽力而为,就会加以鼓励。
此前和师妹也聊过,什么样的人才是令我们所敬服的。意见一致,头脑要无比清醒,洞察力要好,非常智慧,并无半点架子,再加上随心所欲不逾矩。我们俩一合计,这样的人,却是少有。不过在我看来Joe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人物了。让我觉得,在他面前,自己就当自己是尘埃好了。每次鼓足勇气在课堂上发言,我都语无伦次,言不尽意,十足十像个傻冒。想跟他说几句话,却居然总是辞穷。差不多总是落荒而逃作了收场。
然后昨天,我去旁听了一个关于互联网研究的午餐会,听大陆学者王小东一番言论。听到1/3,Joe走进屋里,正坐我对面,他冲我点头微笑,我受宠若惊。
接下来跑个题,记个笔记先:
王小东的观点倒是另辟蹊径,却有一些哗众取宠的嫌疑。也不知是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故事里有民族主义且不失理性的80后青年,有在此次地震中的惨败的自由主义者们,有左派有右派,有社会达尔文主义,有经典达尔文主义。网络在这个故事里,是呈现“主义”和“主义交锋”的阵地。演讲者的思路跳跃行进,我的脑子又不太好使,所以大体就塞了一堆关键词。只是奇怪为什么王似乎对自由主义者并无一句好话,且努力为民族主义青年辩护。后来一搜索,明白了,王是网络上相当活跃的民族主义者。
只记得,王的理论基础,按他自个说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然后杰克说,其实你表达的意思是经典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后来希特勒搞得种族大灭绝那一套,王赶忙称是。王用了一个生物学概念selective pressure,他说网络恰好是提供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平台,使得各种声音都有了生存的空间,网络上的各个团体和聚集,就类似于春秋战国时的群雄割据。这就像一个社会的原初态,规则在这里被重新简化。大概由于这种选择压存在于中国的网络之上,中国网民的活跃性不会被压制也很难被压制。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并非完全匿名,网上跟网下很容易发生联合。像此次地震中,为什么物资能够被网民迅速的集结,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这样的信任(比如牛博网上的捐助活动),这恰是因为这些网民之间经由网络已经建立起了联系与彼此间的信赖。而这样的网络交往有可能使网络上产生稳定的组织。
由于王的论述几句话就转到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上去,在座的大陆互联网研究者们在这个问题上也争论了一阵。然后李永刚出来说话,他认为,自由主义者往往把民族主义和集权主义捆绑在一起来定义民族主义者,把民族主义者看作极端。但事实上,民族主义者是有理性和分辨力的,他们对于爱乡土和对政府的支持都是会加以选择的。
笔记结束。
午餐会结束,我在范克廉饭堂一个角落独自吃着蒸饭,Joe突然端着盘子出现在我对面,笑着对我打招呼,然后就在我对面坐了下来,他的餐盘里摆着一碗蒸饭和一杯柠檬茶。
我居然就这样,得偿所愿了。我们聊了一个钟头。离开的时候我还在嘀咕,我居然占用了他一个钟头。
我幸福的晕了,到今天都没有完全醒过来。
我就是这么容易满足。真的。
此前和师妹也聊过,什么样的人才是令我们所敬服的。意见一致,头脑要无比清醒,洞察力要好,非常智慧,并无半点架子,再加上随心所欲不逾矩。我们俩一合计,这样的人,却是少有。不过在我看来Joe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人物了。让我觉得,在他面前,自己就当自己是尘埃好了。每次鼓足勇气在课堂上发言,我都语无伦次,言不尽意,十足十像个傻冒。想跟他说几句话,却居然总是辞穷。差不多总是落荒而逃作了收场。
然后昨天,我去旁听了一个关于互联网研究的午餐会,听大陆学者王小东一番言论。听到1/3,Joe走进屋里,正坐我对面,他冲我点头微笑,我受宠若惊。
接下来跑个题,记个笔记先:
王小东的观点倒是另辟蹊径,却有一些哗众取宠的嫌疑。也不知是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故事里有民族主义且不失理性的80后青年,有在此次地震中的惨败的自由主义者们,有左派有右派,有社会达尔文主义,有经典达尔文主义。网络在这个故事里,是呈现“主义”和“主义交锋”的阵地。演讲者的思路跳跃行进,我的脑子又不太好使,所以大体就塞了一堆关键词。只是奇怪为什么王似乎对自由主义者并无一句好话,且努力为民族主义青年辩护。后来一搜索,明白了,王是网络上相当活跃的民族主义者。
只记得,王的理论基础,按他自个说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然后杰克说,其实你表达的意思是经典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后来希特勒搞得种族大灭绝那一套,王赶忙称是。王用了一个生物学概念selective pressure,他说网络恰好是提供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平台,使得各种声音都有了生存的空间,网络上的各个团体和聚集,就类似于春秋战国时的群雄割据。这就像一个社会的原初态,规则在这里被重新简化。大概由于这种选择压存在于中国的网络之上,中国网民的活跃性不会被压制也很难被压制。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并非完全匿名,网上跟网下很容易发生联合。像此次地震中,为什么物资能够被网民迅速的集结,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这样的信任(比如牛博网上的捐助活动),这恰是因为这些网民之间经由网络已经建立起了联系与彼此间的信赖。而这样的网络交往有可能使网络上产生稳定的组织。
由于王的论述几句话就转到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上去,在座的大陆互联网研究者们在这个问题上也争论了一阵。然后李永刚出来说话,他认为,自由主义者往往把民族主义和集权主义捆绑在一起来定义民族主义者,把民族主义者看作极端。但事实上,民族主义者是有理性和分辨力的,他们对于爱乡土和对政府的支持都是会加以选择的。
笔记结束。
午餐会结束,我在范克廉饭堂一个角落独自吃着蒸饭,Joe突然端着盘子出现在我对面,笑着对我打招呼,然后就在我对面坐了下来,他的餐盘里摆着一碗蒸饭和一杯柠檬茶。
我居然就这样,得偿所愿了。我们聊了一个钟头。离开的时候我还在嘀咕,我居然占用了他一个钟头。
我幸福的晕了,到今天都没有完全醒过来。
我就是这么容易满足。真的。
2008年6月18日星期三
题个记
曾经和两个大学同学在Blogbus上做了一个专门写电影的博客.三个管理员,一人一篇的往上贴自己跟电影有关的故事。大家的热情持续了2个月不到。那个博客页面倒是一直在,我看到有人在一年后还问,怎么不写了。不过这个Blog还是就此就被丢在了时间的某处,然后凝固在了那里。我们的理想、欢乐、某些与誓言类似的感情迸发以及友情也凝固在了那里,没有ever after,no way return.
自己的第一个Blog始于2004年,结束于2008年。4年时光,矫情无数。那些小悲欢梦幻泡影一晃而过。以至于我站在这个时间的当口回望,只觉苍白。只想说一句,不应该的是把梦想和生活置换。
还是想要重新来过,如果可能。
不能的话,至少可以选择换个博客地址。
不知道自己会写些什么,也不知道,时间会停在哪里。
惟有倾诉欲,长盛不衰。
自己的第一个Blog始于2004年,结束于2008年。4年时光,矫情无数。那些小悲欢梦幻泡影一晃而过。以至于我站在这个时间的当口回望,只觉苍白。只想说一句,不应该的是把梦想和生活置换。
还是想要重新来过,如果可能。
不能的话,至少可以选择换个博客地址。
不知道自己会写些什么,也不知道,时间会停在哪里。
惟有倾诉欲,长盛不衰。
订阅:
博文 (Atom)